刘晓明大使谈东西方文明互鉴
2015-11-11 08:00

  11月9日,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“亚洲与欧洲: 文明的对话”晚餐会在伦敦国宴厅举行。印尼前总统苏西洛、法国前总理拉法兰、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、海航集团主席陈峰应邀作为讨论嘉宾出席该活动,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马丁·雅克担任主持人。四位嘉宾就东西方文明异同、如何开展文明对话等议题阐述各自观点并展开讨论。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与会代表约200余人出席。

  关于如何看待欧洲文明和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之间的异同,刘大使表示,欧洲和中国两大文明之间共通之处很多。第一,两者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色。人文主义是欧洲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,例如欧洲人文主义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约翰·洛克曾宣告:“人类天生都是自由、平等和独立的”。中国文化同样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,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:“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”的思想。近代,孙中山先生提出“三民主义”。中国共产党提出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,都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,把人放在核心位置。

    第二,中欧文明有着相似的伦理道德取向。中国人自古强调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,崇尚善良、勇敢等品质,而欧洲文化也强调同样的品质。

    第三,两者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。今天的欧洲文明融合了古希腊、罗马、阿拉伯、希伯来等文明精华,甚至也吸收了中国的部分文明元素,例如孟德斯鸠的《法意》就受到了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。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兼容并蓄的过程,例如佛教最早从印度引入,后来逐渐本土化,如今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。

  刘大使指出,中欧文明各自又有所侧重。中华文明历经5000余年发展,具有鲜明的特色。一是和平内敛的民族性格。中国尽管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,但没有侵略其他国家的传统,个别朝代对外用兵并不构成中国历史的主流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最好的例子。郑和的舰队远至印度、东非,沿途通商结好,未占据别国一寸土地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和平属性。

    二是强调和谐和中庸。注重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。

    三是哲学思维的整体观。中国人处理问题善于从宏观着眼,确定大的原则框架,以期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”,例如中国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、提出“两个百年”的总体目标等,都是从大处着眼、从长远考虑的具体表现。

  对于如何促进中欧文明之间对话互鉴,实现共同发展,刘大使提出四点建议:

  一是要创立更多像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交流平台,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。

  二是要鼓励双方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和人文对话。中英文化交流合作是这方面的典范,今年是中英关系黄金年和文化交流年,两国开展了100多场文化交流活动,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。

  三是要鼓励双方年轻人之间的交流。青年是国家的未来,也是世界的未来,要重视青年交流对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。

  四是要鼓励更多人学习对方的语言。习近平主席对英国事访问期间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年会,并为全球第1000所孔子课堂揭幕,英国在开办孔子学院和学习中文方面走在了欧洲前列。亚欧之间应多鼓励类似的交流项目,因为只有在学习和掌握彼此语言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理解彼此的文化。

  刘大使最后表示,期待博鳌亚洲论坛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发挥更重要的作用,从而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,也希望在伦敦能看到越来越多像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对话平台。

  其他几位嘉宾也谈了各自的看法。拉法兰说,欧洲和中国历史悠久,文明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。欧洲文明侧重从对立的角度看问题,中国文明则追求平衡。当今世界没有文明能独自成功,必须携手共同发展。苏西洛表示,亚洲虽然多样性突出,但亚洲各国文明仍存在共同之处,如尊重老人、崇尚和谐、集体至上等。文明的多样性并不妨碍亚洲走向一体化,各国完全可以携手共建和平、稳定、繁荣的亚洲。陈峰表示,中国正处于发展变化中,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应随之改变。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,各文明之间应着眼未来,相互交融,共同发展。

***

  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于11月8日-10日在伦敦举行,会议以《亚欧合作:金融互联的新蓝图》为主题,重点探讨发展金融互联,促进亚欧之间更高层次、更广领域的合作。会议设置世界经济展望、基础设施融资、G20新议程、亚欧产能合作、东西方文明对话等系列分论坛。来自亚、欧两大洲22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政、商、学界领袖出席会议,其中包括印尼前总统苏西洛、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、法国前总理拉法兰、中国前副总理曾培炎、英国前首席大臣曼德尔森等。

附件: